这个冬天,丹峰化工经历了市场寒冬的洗礼,产量一天胜比一天,销售价格节节攀升,员工气势空前高涨,十一月份又迎来发展的“拐点”,当月生产甲醇10338吨,生产二甲醚9513吨。
技术革新硕果累累
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今年以来丹峰化工围绕节能降耗,先后进行小改小革20余项,修旧利废完成了33项,修旧资金额达460715元,尤其是1#锅炉螺旋给煤机、精馏冷凝液回收至除氧器,成效显著。
该公司1#锅炉螺旋给煤机因叶片轴长时间与煤摩擦会使叶片舟变薄或锈蚀,尤其在后期还需人工投煤,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对其更换的维修费用较高。为此,该公司技术人员对螺旋给煤机改为皮带给煤机,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既省钱省力,又便于维护保养,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维修费用1.04万元;精馏蒸汽冷凝液装置未改造前是回收至冷凝箱,再由冷凝泵打回除氧器,冷凝液温度100℃左右,在回收过程中大量热能被白白浪费掉了,同时冷凝泵每班开至7-8小时,又额外的增加了电耗。针对此种情况,该公司把蒸汽冷凝液直接回收至除氧器,既能节约除氧器水耗蒸汽,又能停运冷凝泵,节约电耗,通过多次实践,每小时可节约蒸汽0.5-0.8吨,全年可节约蒸汽3960吨,每年可节电约15万度,达到了节能降耗之良效,更方便调节除氧器的液位和温度。
机修班充分发挥自身的高超技术,自制水冷器、换热器三台,仅此项节约资金约30万元,以往造气炉大修都是通过外协队完成,今年机修班担起修造气炉的任务,完成5台造气炉大修工作,节约劳务费约10万元。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针对生产中的瓶颈和节点,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组,目标通过挖潜增效,小改小革,为明年解决薄弱环节,优化工艺指标,匹配设备运行,降低两煤消耗,凸显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销售策略灵活机变
该公司秉承“质量至上,客户满意”的销售理念,多管齐下加强销售队伍建设。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定时组织销售人员积极参加每月一次由河南省石化协会举办的“二甲醚协调会”,通过参加协调会,促使销售人员在对产品的特点和性能了如指掌的同时,还增进了与河南、山西、河北等二甲醚生产厂家的沟通,确保了二甲醚定价及时准确。其次,加大激励机制,对销售人员工资实行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办法,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转变业务员销售观念。由以前的“销售观念”变为“营销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卖产品的同时做好经营客户这篇大文章,让客户成为企业最忠实、最长久的客户。
主动开拓新渠道。受国内雾霾天气的影响,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打击力度加强,各地用煤烧锅炉在逐步退出,新型清洁燃料将逐步取代,该公司加大信息收集力度,主动了解市场动向,抓住时机开拓二甲醚新渠道。
干职员工凝心聚力
好的企业是抠出来的。该公司积极贯彻执行“八项规定”, 号召广大干职员工掐着手指算细账,厉行节约过日子,陆续出台了停用固定电话、降低接待标准、“拼车”、压缩办公费和复印费等有力措施。首先降低接待标准,规定接待客人一律在内部小餐厅就餐,餐厅只备中档白酒,停用了传统的“老白汾”;为减少不必要的座机费支出,该公司党政一把手充分利用便捷的移动通讯资源,带头停用了各自的办公固话,随着其他部门主动停用了16部固话;在车辆使用上均采取“拼车”的做法,不允许重复派车,并长期坚持领导干部不配专车。这种自上而下的节俭意识和精打细算的主动做法在丹峰化工蔚然成风,月统计结果显示,仅管理费用较上月下降了15.6万元。
三支队伍做保障。丹峰化工有三支精诚团结队伍,第一支队伍是领导班子,他们都是丹峰组建初期的开拓者、见证者、奉献者,他们团结一心,任劳任怨,是金年会母文化和丹峰子文化真正的塑造者和传承者;第二支队伍是老队伍,他们接受过五十年代教育,经历过大化工生产熏陶,能吃苦、善琢磨、肯钻研是他们的法宝,他们身肩重任,分别担任着搞生产、保安全的职责,成为企业安全稳产的护航人;第三支是中年队伍,他们从企业建厂至今,受企业培养,曾先后去深圳、河南、心连心等地外出学习取经,返厂后通过装置试生产及生产过程,已经熟练掌握煤化工技术,八年来不离不弃的守护着丹峰这艘巨轮,不论在前进的航海中遇到什么风浪,都一心一意的同风雨共患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责任和使命激发智慧和力量,压力和挑战考验信心和勇气。勇敢的丹峰人乘着十一月份的喜庆气息,已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年终圆满收官的征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