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中国)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金年会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201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8日  |  点击次数:8313  |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
    ——二○一四年一月十八日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李小鹏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任灵杰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席大大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稳中有为、稳中有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实施煤炭20条、低热值煤发电20条、煤层气20条、保障工业运行12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六位一体”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西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太原地铁2号线开工建设;在建高速公路1250公里,改造国省干线924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290公里;吕梁机场建成试航,临汾、五台山机场加快建设;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完成隧洞开挖105公里;新投产电力装机312万千瓦,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120万千瓦;新增燃气管网里程1303公里,总里程达到7019公里,覆盖人口1200多万。
      努力扩大社会消费,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和社区便民商圈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全省重点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免费覆盖,积极开展“美丽山西休闲游”“山西品牌中华行”等消费促进活动,城乡消费持续增长。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5%、25.7%,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导煤炭企业增量、稳价、降本、提效,暂停提取有关费用,减轻企业负担近60亿元。支持工业企业挖潜改造,加强产销衔接服务,加大电力外送和省内消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实施财政、金融扶持政策,设立20亿元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创业,投入1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改造升级和科技创新,免征13.5万户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营改增”试点惠及企业2.79万户。全年小微企业新增3.57万户。中小微企业成为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约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1%、控制在年度目标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3.3%、低于4.2%的控制目标。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
      一年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行业建成现代化矿井54座,全省煤炭产量达到9.6亿吨、外运量达到6.2亿吨,11户大型煤炭集团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基本完成,企业减少到80户,户均产能由70万吨提高到200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04万吨、焦炭产能756万吨、电力产能21万千瓦、水泥产能35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完成。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新兴产业“512”工程,出台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发展势头强劲。太重高铁零部件等项目建成投用,潞安煤制油、太钢不锈钢和硅钢冷连轧、吕梁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服务业发展“1511”工程,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总收入达到2305亿元、增长27.2%,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狠抓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扎实推进千项节能改造项目,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8%左右。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出台我省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以细颗粒物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城镇污水处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可全部完成。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4万亩,完成高速公路沿线绿化1030公里,全年营造林454万亩。长治、晋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强力推进省城环境综合治理,关停污染企业232家,改造拆除小锅炉1.16万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159万平方米,公交车、出租车基本实现气化,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山西科技创新城筹建工作正式启动,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动车轮对关键零部件制造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5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4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2名,选拔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2名、新兴产业领军人才64名,“千人百县”服务基层活动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全省上下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转型发展定力,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农业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新实施10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总规模达到60亿元。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9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新启动百座小型水库更新建设,推进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农田实灌面积超过2000万亩。克服严重干旱、冰雪灾害等不利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131.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七大产业振兴和翻番工程,加快设施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60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6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启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在58个贫困县实施项目209个、总投资690亿元。扎实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深入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又有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农民兄弟新办 “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0万户,易地搬迁特困群众11万人,改扩建村级幼儿园546所,为农村配备保洁人员7.2万名、垃圾清运车3.6万台,为1.8万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36.8万盏,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率先完成。
      一年来,全省上下带着感情抓“三农”,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我们着力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216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在就读地参加中考。对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创建山西传媒学院、太原学院两所本科院校,建成朔州、晋城两个本科校区,11个设区市实现本科教育全覆盖。9所高校近7万名师生入住高校新校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83个县,同步推进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开展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试点,2.4万名儿童受益。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2所,省儿童医院新院区启动建设。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5元提高到30元,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城乡居民。
      实施“百县强基”“万村千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省图书馆、科技馆正式投用,省晋剧艺术中心开工建设。文化精品创作成果丰硕,《粉墨春秋》获全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繁荣发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体育健儿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10金8银的优异成绩。
      制定实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16条措施,包括对城乡低保家庭应届毕业生每人给予1000元求职补贴,组织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并给予补贴,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选聘大学生村官、农村特岗教师2.3万人等,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创业培训和职业指导,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万人。
      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调整高温津贴及一线艰苦岗位津贴标准,企业工资基准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增长15%以上,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和基层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取暖补贴标准,为领取保险金的失业人员发放取暖补贴,为全省农户免费发放880多万吨取暖煤。通过发展富民项目、加大补贴力度、转移劳动力、支持返乡创业、干部下乡包村等措施,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5项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最低达到65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2170元。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平均提高15%。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由308元、148元提高到351元、181元,惠及239万人。为集中供养孤儿、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600元。对2.5万名贫困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24.2万套、基本建成22.1万套,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1万户、受灾群众住房改建1.86万户。
      深入开展平安山西建设,实施 “六六创安”工程,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认真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扎实开展药品质量集中整治,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放宽城市城镇落户条件,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民生警务、亲民公安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应对和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全省上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财政支出总量和增量的八成以上用于民生及相关事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终牢记“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始终牢记“三个敬畏”,坚决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调整安委会组成人员,明确16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回头看”活动,对重点领域的6.2万户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关闭非法违法企业1238家;深刻汲取省内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严肃处理南吕梁山隧道爆炸、潞安天脊苯胺泄漏、焦煤汾西正升煤矿透水等事故。全省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3%、9.1%,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077、下降15.4%。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转型综改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以转型综改区建设为统领,制定实施 “十二五”后三年实施方案和2013年行动计划,转型综改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构建和谐煤电关系成效明显,同煤集团成功重组漳泽电力,晋能公司成立运营,全省34户省调主力火电企业有26户实现煤电联营,省内七大煤炭企业分别与有关发电企业签署中长期电煤购销协议,21户企业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现代煤炭交易体系初步形成,继2012年启动铁路运煤上线交易后,去年又启动公路运煤上线交易,至此我省煤炭销售全部实现网上交易,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注册交易商达到7556户。成功发布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这是我国首个煤炭主产地价格指数。动力煤期货交易试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获准国家授权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权,已为装机812万千瓦的10个项目发放“路条”,积极推进煤炭和煤层气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国务院下放行政审批项目33项,取消、下放和调整减少省级行政审批项目435项。在32个县(市、区)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试点工作,有效保障了全省建设用地需求。金融创新步伐加快,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20个县级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省新增各类融资4180亿元。同时,财税体制改革、“飞地经济”发展等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深化省际、省部、省校、省企合作,成功举办文博会、农博会,积极参加中博会等重大展会,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扎实开展对口援疆工作,23项年度重点工程全部完成。
      一年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坚定了全省上下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府作风焕发新气象。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安排,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我省实施办法,坚决反对“四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坚持立说立行、边查边改,文风会风明显改进,公款吃喝得到有效遏制,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工作全面完成,在年初压减省直部门会议经费20%的基础上,又压减部门一般性支出10%,将节省出的经费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修订完善涉及11个方面的38项制度,制定136条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扎实推进。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27件、政协提案748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9件,制定政府规章1件。“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山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山西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一煤独大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当前煤炭工业运行困难、企业效益明显下滑、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新老问题叠加,加剧了经济运行的压力和困难;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农民增收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困难不小;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安全生产基础仍不牢固。
      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解放、改革创新不够,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对基层、群众工作重视不够,抓落实、求实效下功夫不够,勤俭节约传统有所淡忘,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政务环境不优,一些部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现象仍然存在,违规违纪、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
      正视问题为的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前行。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改革攻坚、创新图强,奋力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
      当前,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改革红利、发展动力、市场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国家深入实施内陆开放战略、中部崛起战略,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政策支撑更加有力;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之去年以来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集成效应将不断显现;特别是我省转型综改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有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但前进道路上也面临诸多挑战,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受外部需求不旺、产能过剩和环保约束等因素影响,我省传统支柱产业运行困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工作总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和切入点,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市场和社会活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2014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和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烟尘、粉尘排放量均下降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5%。
      今年,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认真贯彻省委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转型综改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转型综改三年实施方案和2014年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力争在一些事关转型全局的重大改革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抓好国家赋权的三项重大改革。依法依规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及煤炭、煤层气矿业权审批,以动力煤为试点,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探索开展区域性商品衍生品交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改进国企负责人考核评价机制,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改革国企管理人员和职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制度。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实施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完善矿业权交易市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试点,加强资源管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居民水、电、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引黄原水直供,加快实施分质供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推动绩效预算,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积极推进煤炭清费立税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继续推进“营改增”。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民间资本投资开放项目库,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电信、文化、卫生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转型综改重大项目。积极稳妥推进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发展。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产品,扩大股权、债权融资,积极发展私募基金,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新型抵押担保手段,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预期收益抵押贷款,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结构调整的金融服务力度,发展普惠金融;优化金融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改革,积极推进朔同地区重度盐碱地转为建设用地等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试点工作,稳妥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扩大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充分发挥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的作用,加强口岸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创新开发区和各类园区管理体制,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加强区域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圈,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化与中央部委、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等各类企业的合作,全面落实好各项合作协议。办好能博会、文博会、晋商大会和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活动,做好中博会等重大展会参展工作。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转型综改重在行动。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扎实稳妥、有序推进,努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消费。支持企业提供优质、大众、绿色、低碳的产品和服务。鼓励信息消费和新兴服务类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太原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引深“山西品牌中华行”等消费促进活动。推进城市商贸中心、特色商业街和“15分钟便民商圈”建设,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基本生活综合服务中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计量欺骗等不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安全、放心消费。
      促进投资增长和结构优化。“六位一体”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镇化和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万亿元。完成大西客运专线建设任务,实现太原至西安段通车运营;加快中南部铁路通道建设,全面完成山西段建设任务;加快其他在建铁路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大张线、太焦线、太榆城际铁路、阳泉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建续建高速公路732公里,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800公里、农村公路1000公里。实现临汾机场建成试航,加快五台山机场建设。抓好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引黄配套工程和百座小型水库建设,加快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
      支持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大企业“双千亿”“双百亿”工程建设,引导大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品牌培育。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落实扶持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新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100户以上。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实行企业年检改年报,试行先照后证,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落实好煤炭“20条”,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整合重组矿井技术改造和现代化矿井建设,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力度,延伸煤电铝、煤焦化、煤建材等循环产业链。推动电力工业高效清洁发展,推广应用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型机组和先进技术,加快低热值煤发电项目、电力外送通道和电网建设,完善多边交易机制,扩大大用户直供电试点范围。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鼓励煤电企业以股权为纽带实现联营,鼓励双方签订中长期购销协议。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加大勘探开发、管线连通和推广应用力度,新增覆盖人口300万。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清理、分类处置违规项目,严禁上马新增产能过剩项目,提高并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安全等行业准入标准,有效化解钢铁、焦化、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做好职工安置、债务化解等工作。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装备水平,促进集群发展。大力推进焦化行业化工产品深加工,推动钢铁产业置换升级和铝镁产业链条延伸,加快建材行业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做大做强煤炭机械、重型机械等优势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煤化工装备、煤层气装备、铁路装备等潜力装备制造业。加快潞安180万吨煤制油、焦煤60万吨甲醇制烯烃、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建设。围绕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及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力争在半导体照明、高效节能锅炉、低温余热发电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宽带山西”和“三网”融合建设,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太原、晋城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带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材料、特色食品、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太钢高端碳纤维、汾酒工业园等项目建设。落实好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打造“晋善晋美”文化旅游品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育幼养老、家政服务、健康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推进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以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以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引进和培育一流的研发机构、科研项目和科技企业,努力打造国家煤基科技及产业创新高地。启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山西行动计划和低碳创新行动计划,围绕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以及煤层气开发利用等领域,重点布局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高端引领、以用为本,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发现、评价、激励、流动等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措施,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四)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今年再出台10项政策,新增10亿元补贴资金,调动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加快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一村一井”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粮食收储,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和七大产业振兴翻番工程。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发展若干骨干种子企业。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深入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

      建立完善示范带动、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考核激励等机制,加大农企对接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和资金落实,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带动贫困地区实施区域化、规模化产业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转型。整合扶贫资源,改进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深入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今年再实现47万贫困人口脱贫。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和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长期推进,大力实施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区治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加大中心村建设力度,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扎实办好“五件实事”。今年再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5万户,改造农村幼儿园300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在已完成行政村街道亮化工程的基础上,今年再将1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纳入“五件实事”。为农民办实事,政府责无旁贷。我们就是要办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增一件,持续不断地为农民办好事,让农民兄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五)积极稳妥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从省情出发,坚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基本原则,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和实施我省城镇化规划,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推进“一核一圈三群”建设。加快太原城市群建设,支持太原率先发展,大力推进地铁2号线、汾东商务区等重点工程。推动太原晋中同城化,今年在道路互通、公交对开、通信一体、金融同城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促进太原与吕梁、忻州、阳泉融合发展。加快大同都市区、上党城镇群、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等城镇组群发展。积极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抓好新区建设和城中村、棚户区等旧区改造。探索“以矿建镇”模式,推进矿区城镇化,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大县城和重点镇,促进工业、商贸等各类产业园区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强县城和小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保持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协调性。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实行建筑质量终身负责制。推进智慧城市、公交都市、卫生城市建设,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和活动场所。严守生态红线,盘活存量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强化建设用地效益考核,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我省放宽城镇和城市落户条件的有关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山西精神,切实抓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对互联网的引导和管理。促进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机制。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抓好山西广电中心、晋剧艺术中心等重点工程,推进市县文化场馆建设,整合基层宣传文化、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在三晋”系列活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法打击破坏和盗窃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省属骨干文化产业集团,大力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动漫、院线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运行、竞争和退出机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作文化精品、讲好山西故事,加强对外交流、唱响山西品牌,让独具魅力的三晋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和健康发展。新建、改扩建20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积极破解择校难题。将农村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60元,分别达到760元、560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抓好实训基地建设。推进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探索省市共建高校模式,加强特色学科和急需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高校新校区各项配套设施。推进筹建山西艺术学院前期工作。支持引导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建设。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
      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和权益保护,全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实行劳动者创业“先贷后补”办法,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创业活力。
      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强化企业职工工资调控,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正常发放。提高住房公积金覆盖率。突出抓好农民增收,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加大以煤补农、以工补农力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办法。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5元、22元,达到376元、203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10%。建立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贫困一级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每人每年补贴480元,对5万名贫困残疾人进行康复救助。稳定物价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今年再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3万套、建成18万套。规范保障性住房管理、分配,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制度并轨运行。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增加中小户型商品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巩固和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探索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支持和鼓励社会办医。加快推进省儿童医院新院区建设。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14届省运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和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扎实推进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探索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努力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追溯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平安山西建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要更加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把关系民生的工作一项一项抓紧抓好、一件一件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八)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着力推进节能降耗。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做好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工作。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千项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建设,实施企业电机和锅炉系统能效提升计划,推进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的产品、技术和设备。
      强力推进减排治污。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推进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快淘汰黄标车,推进油品升级,加大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推广力度,扩大集中供热实施范围,强化扬尘治理,加强细颗粒物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启动实施水清洁行动计划,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抓好省城环境质量改善,如期实现“三年大见成效”的目标。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配套政策。继续实施林业“六大工程”,重点加强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和旅游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全年营造林450万亩。开展汾河、桑干河等6条重要河流及15条中小河流治理,启动引黄输水沿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启动晋祠泉复流工程,让千古名泉早日重现昔日风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共生和伴生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推进废水、废渣、废气和余压、余热循环利用,重点抓好粉煤灰、煤矸石、尾矿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支持朔州加快建设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废旧家电和机电产品等再生资源产业化发展。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启动晋城、孝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恢复生态、治理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的共同职责。全省上下要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使三晋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宜人!
      (九)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的基本判断,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处处都把责任落到实处的工作机制和氛围。坚持并落实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加大抽查、督查力度。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水库等领域及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人员培训,推进科技兴安,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一票否决制”,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追究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为改革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生产是民生,是最基本的民生;是责任,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是红线,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红线。我们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并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发展人民防空事业,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等事业,抓好气象、地震、科普、档案、参事、史志等工作。搞好第三次经济普查和地理国情普查。积极推进援疆工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年的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学习型政府。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国务院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继续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公布省级政府行政审批清单,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完善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一季度完成,市县机构改革年内基本完成。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绩效管理。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发展基层民主,做好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能,做好政府立法,推进综合执法,加强行政复议,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法律援助。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大力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厉查处失职、渎职行为。加强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认真执行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将廉政建设的要求贯穿于改革工作全过程。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监督机制,促进政府部门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严格执行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控“三公”经费,规范公务接待,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改进工作作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建章立制和整改落实,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和我省的一系列制度办法,加大“四风”和庸懒散奢治理力度,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提升素质和能力,大兴苦干实干之风,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牢记党的宗旨,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不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席大大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省人民,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山西省省长李小鹏
     
      版权所有 © 山西金年会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金年会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