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中国)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金年会集团 | 文明上网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现有煤炭生产规模可满足未来10年增量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6日  |  点击次数:5101  |  【字号:
煤炭产量不能再无节制增长下去,要有一个“天花板”。煤炭供求平衡点如同陡峭的分水岭,一旦越过,无论向何方向,煤炭过剩或紧缺的预期就会加强,价格就会迅速下滑或上扬。
  经过最近10年的发展和调整,当前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正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是,从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历程来看,形势愈好,愈要保持清醒头脑。未来几年,中国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局面非常严峻,应当未雨绸缪。
  需求:“天花板”在36亿-41亿吨之间
  2003年至2008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0.94%,一次能源消费五年平均增长率为10.25%,其中煤炭为10.34%。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9%左右,能源消费增长率,特别是煤炭消费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基本相当。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消费、外延式发展的依赖很强,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化石能源的比重太高,尤其是煤炭消费比重过高。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为煤炭占68.7%,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可再生能源占9.9%,而世界平均能源结构为煤炭占28.4%,石油占35.8%,天然气占23.7%,可再生能源占12.1%。
  因此, 201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发出明确信号:“煤炭产量不能再无节制增长下去,要有一个‘天花板’。否则,会给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困难。”
  根据中国能源权威机构的研究结论,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约为43亿-47.7亿吨标准煤。以化石能源使用比例85%为上限来测算,当煤炭在化石能源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到202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供应中的“天花板”为29.1亿吨标煤,相当于41亿吨商品煤。因此,未来10年煤炭供应平均每年增量应控制在1亿吨左右。“十二五”前几年由于“惯性”原因,规模要大些,以后肯定要逐步减少总供应量。如果以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要下降到57%以下为目标,则商品煤供应量的“天花板”还要大大降低(约36亿吨)。
  供应:在建新建产能规模够用10年
  与需求“天花板”相反,在煤炭市场持续繁荣预期导向下,煤炭行业的投资力度很大。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30亿吨,全国在建及国家已给路条的矿井总规模已超过10亿吨,扩能改造释放能力达到8,000万吨以上,各省区已完成前期工作并上报国家待核准的规模也达数亿吨以上。即使考虑到部分矿井报废因素,现有的煤炭在建新建规模总量也已能满足未来10年的煤炭增量需求。此外,神华集团、中煤集团、晋陕蒙宁“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和宁夏东部)地区及其他煤炭企业、五大电力公司等,都有较大规模的新建、扩建增量安排。
  由于煤炭行业周期性特点及运输环节等原因,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还没有显现。以五大电力公司为例,目前煤炭产量已达到1亿吨左右,规划到2015年达到4亿吨。另一方面,山西、河南等产煤省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影响全国煤炭的均衡供应。煤炭资源整合后,新增的产能会超过淘汰的产能,如山西省2010年煤炭产量将超过7亿吨,比2009年增加8,000万吨。
  此外,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将对中国的能源供应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对煤炭市场的供需平衡影响更大。新疆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资源是煤炭,其总量占全国的40%,且开采成本低。同时,国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加快新疆与内地联系的“三大通道”的建设,即“疆电外送通道”、“西气东输管道”、“兰新线大运量铁路运输通道”。规划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量将达到2.3亿吨,比2009年增加1.5亿吨,2020年达到4亿吨。
  运输:打通运力加速供应过剩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煤炭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非常低,仅为20%左右,而电力行业的集中度约为42%。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集中度低的行业应当处于竞争弱势地位,两个行业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似乎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特别是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煤炭供应偏紧情况下,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运输瓶颈是影响煤炭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
  北煤南运、西煤东调是中国能源供应的基本格局,中国的煤炭生产和外调主要靠“三西”地区。2008年从“三西”调出的煤炭总量约为9亿吨,占全国调出量的90%,“三西”煤炭外运又主要依赖铁路。中国煤炭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政府干预煤价力度较弱,电力行业已实现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但连接这两头的铁路运输还满足不了需求,即煤、运、电三行业发展不均衡、配合不顺畅。中国煤炭消费量从2003年的16.92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27.41亿吨,平均增长率为10.34%;电力装机容量从2003年的3.91亿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7.93亿千瓦,平均增长率为15%,其中火电装机容量从2003年的2.90亿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6.01亿千瓦,平均增长率为20%。而全国铁路里程从2003年的7.3亿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97亿公里,平均增长率不足3%。
  近五年来,铁路运煤量虽然翻了近一番,但其平均增长率为9.7%,低于煤炭消费量增长率10.34%,更低于全国煤炭调入区调入量增长率12.1%,远低于全国火电装机容量增长率20%,原本紧张的铁路运输状况没有得到缓解。或者说,集中度很低的煤炭行业,因物流不畅而难以充分竞争,造成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供应偏紧。
  此外,冬季是煤炭消费的高峰期,但2008年的冰冻灾害、2009年底至2010年初的暴雪寒潮袭击,造成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数十年不见的低温寒潮天气,这种突发性煤炭需求增长加剧了供不应求局面。同时,由于天气原因,公路运输受阻,使得季节性因素对煤炭市场的影响表现得更加显著,可以说运输不畅及天气原因推迟了煤炭供应过剩端倪的出现。尽管如此,局部地区、局部时段供应偏紧不代表中国煤炭供应的总体平衡,中国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
  应当指出的是,近几年来, 中国铁路行业的投资强度不断加大。2003-2005年,每年投资额大体在500亿-800亿元;2006-2007年,每年投资额1,600亿-1,800亿元;2008年达到了3,600亿元;2009-2010年每年投资额达到创纪录的6,000亿-7,000亿元。由于铁路提速、电气化改造、复线建设等原因,铁路煤炭运量快速增长势头明显。随着太中银铁路的全线贯通、晋中南至日照港铁路的开工建设、神华集团的新巴准和准池集运联络线的快速推进,中国将很快形成南北中三条大运力的运输通道。
  宁东基地、陕西省南部、山西省南部煤炭可直达日照港,“三西”煤炭外调量可大幅度增加,将大大缓解物流运输对煤炭供应的制约。此外,各大电力公司通过长期租赁北方下水港泊位,并依托自己电厂建设上水港储备基地,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煤炭市场波动影响,也预示着煤炭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煤炭供应过剩即将出现。
  调节:供需平衡分水岭作用明显
  中国一次能源中煤炭约占69%,煤炭消费量中电力用煤约占50%。煤炭是中国工业的粮食,如同生活必需品一般,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一般是缺乏弹性的,即市场需求量对煤炭价格的变动反应较小。
  由于煤炭产品的差异性比较小,用户的使用转换成本较低;煤炭企业又多处于相对贫穷落后地区,转产、退出本行业难度很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背水一战;同时,目前煤炭行业的门槛很低,五大电力公司及其他投资者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煤炭行业的竞争。煤炭的供给价格弹性比较小,煤炭生产规模即供给量一旦形成后,对市场价格的反应程度也较小,尤其是在煤炭供应宽松时更为突出,这种状况在2000年前后一个时期表现得最为典型。
  截止2009年底,中国电力投运装机总容量已达到8.74亿千瓦,在建、已发放路条装机容量接近3亿千瓦,已上报但没有核准或发放路条的约1.7亿千瓦,累计已超过13亿千瓦,很快将达到人均1千瓦的阶段性目标。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将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火电规模的增加将非常缓慢,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增加幅度很小。而煤炭项目建设周期长,现有在建煤矿项目供给能力的释放滞后于电力的需求,也就是说未来几年煤炭的供给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必然造成煤炭价格大幅度下降。10年前煤电之争的情形将在一个新的层次上重现,只是煤炭企业的生存能力、抗风险能力有很大提高。
  当需求与供给基本平衡且处于适度“紧平衡”状态时,对国家是有利的。纵观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由于煤炭需求和供应都缺乏弹性,且煤炭行业具有充分竞争性,所以供求平衡点如同陡峭的分水岭,一旦越过,无论向何方向,煤炭过剩或紧缺的预期就会加强,价格就会迅速下滑或上扬,即煤炭供给的分水岭作用将被放大!目前的情形是过剩形势严峻,随着时间推移,即使煤炭总产量增加,煤炭行业总收益还是要下降,而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取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
  目前国家加快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等地煤炭应急储备中转基地的建设,可以大大缓解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煤炭供应偏紧的状况,在煤炭市场总体逐步宽松情况下,会加剧煤炭过剩预期。 
  版权所有 © 山西金年会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2288号金年会科技大厦 备案序号:晋ICP备2022010233号-1
邮编:048000 电话:0356-2189600 传真:0356-2189608 公安备案 140500020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