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官方(中国)

    推進生態文明,打造美麗中國

    2015/01/13 集團新聞

      “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這激發了無數民眾的美好夢想。探討中國生態文明的發展路徑,即在人口多、資源少、環境容量有限的國情下,如何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既滿足十三億人口物質文化需求的增長,又避免重走發達國家高消耗高排放、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課題。目前,中國能源、鋼鐵、水泥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石油、鐵礦石等大宗礦產對外依存度均超過50%,持續高強度的資源開發利用造成不少地區地表塌陷、水資源破壞、生態退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汞排放高居世界前位。因此建設“美麗中國”意味着中國不僅要建設成為一個經濟上有競爭力的、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而且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從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如果說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個要素,那麼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三大要素。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作為傳統經濟發展方式下所產生的問題,只有通過綠色發展、循環發展與低碳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生態文明。三要素論圍繞人類生存、生活、生產,研究改善生態環境、緩解資源短缺、應對氣候變化,有助於構建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型。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過程中,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迅速,經濟發展方式還處於依賴消耗大量能源資源的粗放型發展,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通過綠色、循環和低碳的三種發展方式,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向生態文明發展。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來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言,三個發展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任務和內涵。轉型發展的主要障礙在於個人成本與社會成本、個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必須依靠機制設計和制度創新,通過約束性機制和激勵性機制,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真正造福於廣大人民。

      (1) 綠色發展要素


      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一脈相承,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環境、資源為要素,以產業經濟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目的,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科學開發利用資源和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為主要特徵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綠色發展的核心首先將生態、環境、資源作為綠色經濟系統運行的基本要素,充分體現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其次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綜合效益最大化來作為根本目標;再次是將推動傳統經濟轉型、構建經濟全過程的生態化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主要途徑;最後將綠色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關鍵手段。綠色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支撐。一方面,綠色發展要求促進微觀經濟領域的綠色化,通過淘汰落後產能和工藝,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綠色企業和綠色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綠色發展要求促進宏觀經濟領域的綠色化,通過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逐步減少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的傳統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綠色經濟的比重。綠色發展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面的內涵。狹義的綠色經濟僅指環保產業;廣義的綠色經濟,除包括上述產業和領域外,還包括諸如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綠色採購、綠色貿易、綠色金融、綠色稅收、綠色會計與綠色審計等概念。綠色發展實質是以綠色高新技術和資本為核心動力的經濟模式。如果說過去的“快速經濟增長”是為資本增值服務的經濟模式,那麼“綠色發展”則是綠色資本和綠色技術有機結合的全新經濟模式,是一種資本附加值更高、包含綠色技術內涵的高度集成化的發展方式。


      (2)循環發展要素

      循環發展思想起源於環境保護運動,循環發展側重於從物質循環的角度來理解經濟活動,強調以環境無害化技術為手段,以提高生態效率為核心,強調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以環境友好方式利用經濟資源和環境資源,將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通過經濟活動的閉循環來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循環發展主要是針對解決好資源約束問題,它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由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的自然資本制約,發展循環經濟的目的,一是要替代以資源高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為特點的線型經濟方式,實現“從搖籃到搖籃”的經濟變革;二是要替代單純地在經濟過程的端點進行治理的資源環境管理模式,實現全過程的資源節約和環境預防。狹義的循環發展理論試圖從經濟體系的資源效率出發,以企業生產中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通過廢物或廢舊物資的循環再生利用來發展經濟;廣義的循環經濟理論以全過程的生命周期處理模式,建立了“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實現從“排除廢物”到“淨化廢物”再到“利用廢物”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將減物質化和非物質化方式作為發展方向。

      (3)低碳發展要素

      低碳發展針對化石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污染排放和氣候變化,提出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為基礎,對能源依賴度小、溫室氣體排放小的節能減排經濟模式。它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研究經濟活動,強調在人類經濟活動中減少能源的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發展是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的總稱。基本特徵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本要求是應對碳基能源對於氣候變暖影響,基本目的是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低碳發展實質在於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維持全球的生態平衡。總之,低碳發展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所謂低碳發展,是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經濟形態的總稱。低碳發展實質在於進一步開發低碳技術、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土地利用、擴大碳匯潛力,提高森林、耕地和草地對溫室氣體的吸收和減少排放等等,從而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區域的清潔發展、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和、持全球的生態平衡,判別低碳發展的指標可包括多個方面,低碳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低碳發展將創造一個新的遊戲規則,碳排放將作為經濟系統中新的價值衡量標準,從企業到國家將在新的標準下重新洗牌。低碳發展將催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以低碳發展、生物經濟等為主導的新能源、新技術將改變未來的世界經濟版圖。低碳發展將創造一個新的金融市場,在基於美元和高碳企業的國際金融市場元氣大傷之後,基於低碳企業和碳排放交易的新的金融市場正蓬勃欲出。低碳發展將創造新的龍頭產業,其發展蘊藏着巨大的商業機遇,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實質上,低碳發展是經濟發展方式、能源消費方式和類生活方式的一次新變革,它將全面改變建立在化石燃料(等碳基能源)基礎之上的傳統工業體系,轉向生態文明的現代工業。

      綜上所述,綠色、循環、低碳之間存在着主導與從屬、依存與獨立的複雜關係。(1)三要素具有的共同點。即背景相同、目標相同、要求相同;(2)三要素具有的不同點。出發點不同、理論基礎不同、評價標準不同、方法論不同、實施主體不同。當今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在本質上是要建立一種人與自然、消費與生產、物質與精神之間平衡協調的社會文明。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經濟轉型的推動力,不僅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也會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將邁向生態文明,這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總體戰略定位而成為經濟轉型的主要目標之一,這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態度。總之,我們要摒棄先進社會經濟體與後進社會經濟體之間“弱肉強食”的關係,構建前者與後者之間“同舟共濟”的新型關係。 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探索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之路。